昆明动物园“猴子虐猫”事件曝光,三发通报才行动,最新状况公布。昆明动物园近日因其“猴群与猫共栖”事件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这一事件始于2013年,当时动物园为了解决猴山内的鼠患问题,开始将流浪猫放入猴山进行生物防治。然而,随着“猴子虐猫”的视频在网络疯传,这一行为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反响和质疑。
猫进猴山的初衷
昆明动物园方面对此表示,自从猫被放入猴山以来,鼠患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猫的数量也在增加,甚至有的猫在猴山上繁衍了后代。动物园强调,猫与猴群已融洽相处多年,未发生互相伤害现象。然而,这一解释并未平息争议,因为有视频显示猴子对猫的行为并不友好,而当地媒体也曾报道猴子杀死过进入猴山灭鼠的猫。
专家观点与动物福利
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郭耕表示,将猴与猫关在一起是反自然的行为,容易导致动物间的紧张和攻击,同时也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风险。科普作家花蚀也认为,猴子几乎不可能和其他动物和谐共处,哪怕是比它们个体大的动物,也可能会被欺负。
事件的进一步发展
近日,一名女子欲跳入猴山救猫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该女子表示,她并没有真的打算跳下去,而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公众对动物福利问题的关注。这一行为虽然引起了争议,但也再次凸显了动物福利问题在社会中的敏感性和重要性。
猴与猫共处是否合适?
郭耕认为,将猴与猫放在一起是反自然的行为,应该禁止。他指出,灵长目动物与食肉目动物关一起,有危险,会殴斗;野生动物与驯化动物放一起,打破种间隔离,易染病;从科学角度看,猴与猫易处于情绪紧张的敌对状态。
作为动物园爱好者、动物科普达人花蚀也表示,昆明动物园把猫放进猴山是一件非常不合理的事。他认为,猴子攻击性很强,虐猫甚至失手把猫“干掉”都是有可能的。如果发生冲突,体型较大的猫面对一只较小的猴子,有可能打得过,但家猫面对猴群,很难打得过。
猴猫共处时,猴子的一些举动,引发昆明当地市民投诉。花蚀认为,动物园作为一个开放的、有食物的环境,彻底消灭老鼠几乎是不可能的,正常的处理方式是把老鼠的影响压制到最低,例如通过硬件设施阻断老鼠进入笼舍的渠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管理好下水道。
他认为,混养是动物园里的常见操作,但应该是在可控的情况下,同时让动物们形成良性互动,过得更好。动物混养需要精巧的设计和长期的观察,最基础的是不能让混养动物们互相伤害。如果发生伤害,就应该阻断混养,不再继续。
动物园的承诺与实际行动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争议和公众关注后,昆明动物园的“猴猫共栖”事件终于有了新的进展。
27日晚上,昆明动物园成功将猴山中的两只猫安全移出,并立即聘请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对它们进行了全面的体检。体检结果显示,这两只猫健康状况良好,没有外伤,行动能力正常。目前,这两只猫已经由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负责妥善安置。
昆明动物园在此次事件中三次发布通报,首次通报中强调猫与猴群已融洽相处多年,未发生互相伤害现象。
然而,随着事件的发酵,动物园在26日再次发布通报,承诺将猫移出猴山并进行全面体检。
最后,在公众舆论的压力下,动物园在27日早晨发布了第三次通报,决定采用诱捕方式将猫移出猴山,并表示会对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的安置工作进行监督。
此次事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讨论,许多网友对昆明动物园的处理速度和方式表示不满,认为只有在舆论压力下,动物园才采取了行动。央广网发文质疑昆明动物园为何需要三发通报才采取行动,指出公众看到的是猴群对猫的霸凌和虐待行为,而动物园却将其视为猫猴和谐共处的场景。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家孙全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猫和猴的自然习性不同,它们在自然状态下很少有交集,将它们关在一起会让猫常处于紧张和压力之中,这种做法不合适。孙全辉还指出,昆明动物园的这次舆论风波提醒了国内其他动物园要为动物提供最好的照料,确保动物福利。
昆明动物园表示,他们将认真反思,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并及时吸纳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努力为动物提供自然、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