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全席是谁发明的?有多少种菜品?满汉全席起于清代,原是官场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坐的一种全席,逐渐发展成集满族与汉族菜点之精华的历史上最著名的中华大宴。
满汉全席,顾名思义就是满族菜和汉族菜共同撑起的巨延。相传为康熙66岁大寿的宴席,旨在化解满汉不和,后世沿袭此一传统,加入珍馐,极为奢华。
满汉全席上菜一般一百零八种, 菜式有咸有甜,有荤有素,用料精细,突出满族菜点特殊风味,烧烤、火锅、涮锅几乎不可缺少的菜点,同时又展示了汉族烹调的特色,扒、炸、炒、熘、烧等兼备,实乃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和最高境界。满汉全席上菜一般起码一百零八种(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分三天吃完。
其实我们现在所说的满汉全席这是一个笼统的叫法,实际上满汉全席分为六种规格,因参与宴会的人不同,菜系和规矩也不尽相同。
这六种规格人别为:
蒙古亲潘宴
是清朝皇帝为了招待和皇室联姻的蒙古族所设的御延。一般设宴天正大光明殿,由满族一、二品大臣坐陪。历代皇帝均重视此宴,每年循例举行。
廷臣宴
廷臣宴于每年上元后一日即正月十六日举行,是时由皇帝亲点大学士,九卿中有功勋者参加,固兴宴者荣殊。是皇帝笼络大臣的一种手段,和唐朝的凌烟阁一样都是荣耀的象征。
万寿宴
万寿宴是清朝皇帝的寿宴,也是宫里的大宴会。王公贵族、文武百官都是需要献寿礼的。而且越是大寿越是隆重。
千叟宴
千叟宴最早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的规模最大,与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在清代共举办过4次。清帝康熙为显示他治国有方,太平盛世,并表示对老人的关怀与尊敬,于康熙五十二年举办第一次"千叟宴",又在康熙六十一年举办第二次"千叟宴"。他的孙子乾隆效法其祖父,也举办了两次千叟宴。
九白宴
康熙初定蒙古外萨克等四部落时,这些部落为表示投诚忠心,每年以九白为贡。皇帝高御宴招待使臣,谓之九白宴
节令宴
节令宴就是节气宴会。比如:端午、中秋、除夕都要开这种宴会。和民俗有很大的关系。
满汉全席宴菜单的创造者为九省疆臣、三朝阁老、一代大儒阮元。他在两广总督任内曾以府菜为基础发展出一道席面,虽不及府菜规模,但也远远超出一般市面上的水平。由于这种席面能兼顾满汉人员的习惯,因此人们便称之为“满汉全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