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的一些“沪言沪语”:city walk、brunch、omakase、gap day......近日上海一组“高净值·老钱风·city walk”标准流出,对于衣服、配饰、背包、鞋都有门槛要求。而且还要交费,这种噱头拉满的荒诞景象,堪称《小时代5 ·  老钱时代》。下面和芝士小编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

image.png

  在上海,一款指甲盖大小的”白月光“可颂20元4颗、42块钱的可丽饼、88块钱的几根春笋、98块钱一颗的茶叶蛋……即使价格贵到离谱,却依然阻挡不了源源不断的年轻人去拍照打卡、跟风购买。

image.png

  这种精致、高消费的“沪上生活方式”,上海因此被称为“沪国”,以显示其与众不同的尊贵地位。还有人发明了一套“沪国货币计量方式”——“沪币”,汇率如下:1沪币=6人民币=25东北币,“沪签”也应运而生。

image.png

  外省人想进入上海,你得先去“沪国大使馆”面签。有人贴心出了“长期(5年期)沪签办理面经”、《沪上都市精致生活图鉴》。

image.png

  首先,上海作为全球咖啡门店数量最多的城市,咖啡一定是必考题;但星巴克已经平平无奇,Manner和M stand是普选,最好的还是单价50元往上走的精品特调咖啡。

  吃饭要吃omakase,一切看当天的食材和厨师的即兴发挥,不要抱怨分量小。

  平常午餐得去轻食餐厅wagas、gaga啃啃羽衣甘蓝,品味打着健康餐名号的减肥餐。

  自行车(非共享单车)的牌子锁定在Tokyobike、2wheels、小布,记得多练30秒折叠好小布,要考。

  雅思得8分以上;虽然7分出国足够了,但距离沪签5年前还差了点。

  与此同时,多邻国app上,至少在学一门小语种,能进行日常基础对话。

  毕业院校是QS排名前50.可以加10分。

  最最重要的是,身上一定要有相机单品,这才是一切生活方式的落点——“出片”;不能是笨重的尼康、佳能,也不能光有ccd,还得配齐富士xs10及以上机型。

image.png

  尤其,注意藏好黑历史:如果被查出你有蜜雪冰城或者幸运咖的消费记录,还吃过华莱士,那完了,你已经G了,拒签的黄单子是没跑了。(指吃喝华莱士、蜜雪冰城之类的低廉商品会被上海人瞧不起)

image.png

  不难看出,以上这些梗,源于年轻人对上海物价和沪式精致生活风气的反讽。但其实,在这些互联网乐子视频下方,也有不少“老实人”为上海正名:

  说到底,“沪签”,是一种社会身份的区隔。所谓的“精致生活方式”,只是媒体和各大商家兜售给年轻人的概念。当消费主义不断地制造出一些“新概念”、“生活方式模版”,被洗脑的人们就纷纷入局了。

  所以遛弯儿,变成了citywalk;

  起晚了随便吃点,叫brunch;

  厨师随意发挥,叫omakase;

  停下喘息下,叫gap year;后来发展成为gap day(工作日不工作);

  “沪国”,“沪签”,“沪币”这些梗,确实揭示了上海作为中国最发达、最国际化的城市,与其他地区所产生的某种割裂;而当我们环顾四周,这种割裂,显然也并不止发生在上海。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被这种生活方式绑架,假装是上流,无异于用消费方式给自己戴上沉重的手铐。希望在生活的平原之上,没有签证,也没有轨道,我们肆意狂奔,用脚步丈量身处的地方。

版权及免责声明: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228226241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