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时是什么?夏令时的利弊。夏令时又称“经济时”或“日光节约时”。是一种在夏季月份牺牲正常的日出时间,而将时间调快的做法。使用夏令时制的地区,会在接近春季开始的时候,通常将时间调快60分钟,并在秋季调回正常时间。夏时制会造成在春季转换当日的睡眠时间减少一个小时,而在秋季转换当日则会多出一小时的睡眠时间。
夏令时的利弊
好处:高纬度地区由于夏季太阳升起时间明显比冬季早,夏时制确实起到节省照明时间的作用。
弊端:对低纬度地区,夏时制作用不大。尤其这些地方在夏天十分湿热,夜晚降临时闷热无法入眠,而清晨正是睡眠的好时间。
我国曾在1986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夏时制,具体做法是:每年从四月中旬第一个星期日的凌晨2时整(北京时间),将时钟拨快一小时,即将表针由2时拨至3时,夏令时开始;到九月中旬第一个星期日的凌晨2时整(北京夏令时),再将时钟拨回一小时,即将表针由2时拨至1时,夏令时结束。
随着国家能源的短缺、电力供应紧张,如何节约能源,合理善用能源,已成为一个的课题。因此,有人建议国家恢复实行夏时制,以缓解紧张局面。但也有人认为夏令时作用有限,反而会给人民生活带来混乱,不宜恢复。
版权及免责声明: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228226241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