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避五毒的风俗是什么?端午节贴五毒的由来。众所周知,端午节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不同的地区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有些差异,但是对于老百姓而言,端午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端午节这天,所有人都要戴上五彩的绳子,然后吃粽子划龙舟,玩得不亦乐乎。

image.png

  端午节五毒

  五毒,是指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五种有毒动物的合称。由于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影响,各地过端午节的习俗也不尽相同。从战国时起,北方民间就认为“端午到,五毒醒”,于是便有了避五毒的习俗。

  端午节贴五毒的由来

  端午节五毒: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为了预防五毒,民间信仰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佩戴避邪植物如菖蒲、艾虎,挂五虎花、佩挂护身灵物,贴永安符、钟馗赛会,还有剪纸防五毒。

  端午节避五毒的风俗是什么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一端午节,但民谣“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这一天又被民间称作为“五毒日”,《夏小正》中记载:“此日蓄药,以除毒气”,在这一天里人们用营蒲、艾叶、雄黄等辟邪祛灾方法防止蚊虫叮咬、五毒侵害。

版权及免责声明: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228226241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