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东奕如何走红的?韦东奕从小就展现出了超强的数学天赋。清华和北大可以说是我国的顶级学府,只要他们肯排第二,那根本没有人敢排第一,毕竟实力也是有目共睹的。同时也是很多学生梦寐以求的学校,只要学生能够考进清华和北大,含金量也会顿时上升,也会带有名校的光环。
韦东奕从小就展现出了超强的数学天赋。
初二,他正式接触奥数,那时他已经成为了学校里的风云人物,因为优秀的数学成绩备受瞩目。
当时,有一位叫做张永华的老师带了许多届数学竞赛班,他也注意到了韦东奕,对他悉心培养。
或许是因为韦东奕的天赋点都点在了数学技能上,他的中考成绩不算太高,与山师附中失之交臂。但他在数学方面的优秀表现为他争取到了免试进入山师附中的机会。
进入高中后,韦东奕在数学方面的天赋更是展露无遗,在高一的时候就入选了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
在这里,他如鱼得水,教练需要三个小时才能做出来的题,他却只需要两个小时。
就这样,韦东奕带着老师、家长对他的极高期待先后斩获了省级、国家级奖项, 最后于他又过关斩将拿到了参加第4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机会。
国际比赛可谓是卧虎藏龙,仅是拿到“门票”就很不容易。
比赛开始于2008年,但预选从2007年就开始了,先是全国联赛选出40个人,然后一路淘汰,最后只有6人拿到名额。
2008年7月,比赛正式开始。
来自世界各地的500多名选手需要连比两天,时间是从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1:30,一共有6道大题。
韦东奕最后是6道大题全部做对,以压倒性的优势获得胜利。
比赛结束后,领队跟他说可以在当地旅游两天,休息一下。但之前在赛场上生龙活虎的他对此兴致平平,表示:旅游时间长,太累了。
对韦东奕来说,玩乐确实没有做数学题更能吸引他。
所以,次年,他又将第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金奖收入囊中之后,他又打算向下一届竞赛进军,只是被老师拦住了,才没有继续比赛。
因为他在数学方面的惊人表现,更是有人评价他为“神似陈景润”。
韦东奕不仅仅是一个有着极高数学天赋的人,更是对数学极度痴迷,这也和他从小接触的环境有关。
02
韦东奕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父亲韦忠礼曾担任过山建理学院副院长一职,还是山东数学会的理事。
他的母亲余蓁也是山建的老师。
所以从小时候开始,韦东奕就生活在一个学习氛围十分浓郁的家庭中,这为他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基础。
韦忠礼,出生在浙江的一个农村家庭。
那个年代人人都很穷,韦家也不例外。但因为韦忠礼很爱念书,最终果然不负众望,考入山东大学的数学系读硕士。
后来在山建执教期间,韦忠礼的表现也十分优异,几次被破格晋升,1989年参加工作,1998年就成为了教授。
韦忠礼不仅是书教得好,他自己在数学领域也很有建树,紧接2004年之后,他以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就有13篇。
从小受父亲影响,韦东奕也在小小年纪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韦东奕曾经说过,自己读一年级的时候看过一本书,准确的说这是一本数学习题,但他却沉迷于此。
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韦忠礼父子俩都是共同专研数学。
有在山建工作的职工接受过采访:“有时候父子俩没事干了,就会打趣说:‘来,做道数学题’,这已经成为了同事间的佳话。
2010年,韦东奕高中毕业进入北大学习。
大学期间的他仍然和高中时期一样亮眼,拿了很多有分量的数学奖项,比如华罗庚金奖、陈省身金奖。
韦东奕是因为奥林匹克竞赛的金奖保送至北大,所以进入大学后,他有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去学习数学,最终只用了8年的时间就读完了本硕博,还获得了留校机会。
但是和韦东奕在数学方面的耀眼成就不同,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就没有那么好了。
韦东奕最近再次“出圈”,是因为一张照片。
照片中可以看到,他剃了一个寸头,几乎是趴在桌子上吃饭。而且吃的东西非常简单,就是青菜和米饭。
坐姿相当局促,衣服勉强算得上整洁,但如果和周围其他人相比,形象上确实有些欠缺。
对此,网上的评价两极分化十分严重。
有人说:“天才人物都有一些怪癖”;
更是表示:“凡夫俗子真懂他的世界”;
但也有人嘲笑:“跟俺村傻小吃相一个样”;
甚至是嗤之以鼻:“他就是个废柴”。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有关他的争议了。
作为数学天才,韦东奕早就在圈里有了一定的名气,但还不足以被大众所熟知。这一切还要从2021年的那场采访开始说起。
03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韦东奕的采访视频。
当时的他和如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当时的头发更长一些。
视频中的他略显拘谨,一手拎着馒头,一手拎着矿泉水,接受采访时还不断的用手摩擦瓶身,很明显是紧张的表现。
作为一个典型学霸,韦东奕接受采访所说的话堪称是朴实无华,连最后让他鼓励一下当年高考的同学时,他也只是说了一句:“加油!欢迎来到北京大学。”
可这段视频却在网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因为韦东奕短短几句话里透露出的信息可不少:拿到奥赛金牌保送北大、如今是北大老师。
如此值得炫耀的经历,和他接受采访时候的平淡、拘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也因此获得了北大就是扫地僧的称号。
但在那个时候开始,就已经出现了质疑他的声音。
有人嘲笑的表示:能找到对象吗?
事实上,这类质疑声音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消失。而韦东奕的确是单身一人,这似乎证明了他们的嘲笑是对的。
问题在于,不是所有人都把找对象当成人生第一大事。
韦东奕是一个欲望非常低的人。
这一点看他如今的生活也不难猜到。
作为饱受关注的数学天才、又是北大的教授,父母还都是大学老师,如果说韦东奕没钱,那不太可能。
但在他眼里,钱不过就是数字罢了,还是那种不太吸引他的数字。
他每个月的生活费只需要300,米饭、青菜就可以吃的很香,也不注重穿衣打扮,几乎是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数学上。
日常生活中,他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不看电视、不玩游戏,如果不是需要查资料的话,连网络都不需要。
曾有同校生现身说法,证明韦东奕的勤奋:博士期间每天保持10多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但他对这样的生活十分满意,常常会因为解决了数学难题而开心。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确实很难理解为韦东奕生活的乐趣所在,
但如果要因此对其进行嘲讽,那只能说是夏虫不可语冰。
其实除了直接嘲讽外,也会有人绕着圈子证明,韦东奕“不行”。
比如韦东奕在北大里教书,就有人说他的课枯燥无聊,学生根本听不懂,退课率很高。
实际情况是,听他课的人并不少,他在上课的时候也远不像大家想的那样“木讷”,只是他的课更适合一些数学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听。
04
想要毁掉韦东奕的不只是那些嘲讽的声音,还有一些疯狂造神的举动。
不可否认,韦东奕在数学方面的天赋是有目共睹的,这会引起很多人的学历崇拜。但还有一些人,只是想要借着韦东奕吸引热度罢了。
关于韦东奕的传言有很多,比如哈佛大学曾经要破格录取他,但被他拒绝了。
还有人说,韦东奕帮助一个博士团体解决了数学问题,最后还不要酬劳。
从这些传言来看,韦东奕意识护理大家心目中的完美学者印象更近一步:学识渊博、淡泊名利。
但实际上,这些都是假的。
按照传言,哈佛大学十分看重韦东奕,所以愿意免考英语邀请他入学。
如果传言是真的,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韦东奕的英语不好,不然,哈佛何必免考英语?
实际上,韦东奕虽然说自己的英语一般,但那只不过是因为他的数学成绩太过突出,与之相比,其他哪一科成绩都不显得醒目罢了。
可从高中时期参加国际比赛、到后来写论文都离不开英语,如果韦东奕的英语成绩不好,何谈在国际比赛中拿金奖?子闲魏什么2023/6/4头条首发且独家,总不能韦东奕在参加比赛的时候,还随身带着一个翻译吧。
至于他帮博士团体解决问题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最开始流传起这种说法的原因是几张截图,可网上冲浪那么多年,谁不知道伪造几张聊天记录的成本几乎为0?
而且,韦东毅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亲自回应过此事:假新闻。
其实,韦东奕之所以会走红于网络,一方面是因为他个人成绩太过突出,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不修边幅的外表完美的符合了大家对于高智商天才的刻板印象:聪明,但不通世事。
所以,尽管有些传言十分可笑,但仍然有人愿意相信,在这一点上,不管是“造神”,还是“毁神”的群体都十分相似。
但韦东奕的生活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具有戏剧性。
作为一个数学方面的天才,他的确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术上,但他并不是人们所臆想的“自闭症”。
韦东奕中学时期的老师张永华曾经接受过采访。
这位老师提到:“韦东奕对数学的喜爱到了痴迷的程度。”
可同时他也表示:“尽管韦东奕最开始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可是在当了一段时间的小组长和课代表后,能明显感受到他的提升,与同学之间的交往也很愉快。”
不过,正如娱乐、消费从来都不是他生活的优先级一样,社交也同样不是,所以又何必苛求他既会数学、又是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