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之上的故事剧情实际上不复杂,甚至说有点简单。9年前的电视剧《悬崖》,豆瓣分高达8.4,虽然不及同类题材的《潜伏》《暗算》和《风筝》,但是在内地电视剧领域也算是口碑非常高了,那么电影《悬崖》能够复制曾经的辉煌吗?
这部电影的“致命缺陷”是剧情逻辑。
《悬崖之上》的故事剧情实际上不复杂,甚至说有点简单,简单到我觉得并没有太多的悬疑要素在其中。
由张译、秦海璐、朱亚文、刘浩存组成的特工小队奉命执行“乌特拉行动”(俄语里是黎明的意思),以营救一位掌握日军机密和罪行的人员出境。但是由于内部人员(雷佳音)的叛变,计划被敌人察觉,因此当四人利用伞降抵达东北那一刻起,就陷入了无形的落网之中。
本来我以为这么简单的剧情,应该不会出什么纰漏,结果仔细一看发现错误百出。不过这好像也不奇怪了。现在的导演拍这种我党特工人员的电影不违反点组织纪律都不是事。
首先,队伍组织构成上,四个人实际上是一对夫妻,一对情侣,这就极为不合理。特工行动原则上要规避这种感情因素,同时,有生命危险的任务,不会让家属参加,避免全搭进去。结果组织上不仅不回避还搞了两对,这是在出任务还是在谈恋爱?
其次,在跳伞后,他们决定分开走也很意外,正常来说这不符合组织安排。当然临时决定也不是不行,我就好奇分开走的原因是什么?另外,分开走后,又要聚集在火车站坐同一个列车同一个车厢?这是什么奇怪思路?难道他们事先已经知道有叛徒?哪怕有叛徒也不会重新回一个篮子对吧?张译的一组,在知道暴露的情况下,还一起坐火车,在同一个车厢里,是不是心太大?
正常的逻辑是如果分开走,至少会坐不同列车,或者以不同方式分批到达,这是不是更符合逻辑?
再次,张译为了拿密码参考母本,冒险去了书店偷书。这里就很有趣,密码母本很关键,四个人里,就一个朱亚文有母本?而这么重要的母本,朱亚文是放在可见的兜里,好让人发现?这到底是我党特工还是国军特务?国军特务也没这么低级吧?
然后张译偷书,摆脱追击,这个桥段不错,但是自己还没安全就去找自己孩子,这又犯了组织纪律,自己的私事怎么能凌驾于组织任务之上?正确的方式是通过组织寻求帮助,让组织上去寻找安排,否则就算你找到了,能把孩子带走么?这段剧情就太矫情了。好像是要体现人性,亲情,实际上只是生硬的制造张译被抓的剧情。包括张译越狱又被抓回来也是一样的。
从实际逻辑上来说,张译在自己执行任务期间,违反组织纪律,在自己已经坐上车的情况下,主动下车去找自己的孩子,不就把自己和其他同志的生命放在了非常危险的境地么?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
我党地下人员因为忠于理想,忠于信仰,忠于人民而决定舍生忘死,殒身不恤,放弃了自己的亲情、爱情,才是让人感到越加伟大的地方,按照电影里这样拍岂不是本末倒置,虚以委蛇么?
比如,张译在偷的密码母本之后,在撤离途中无意撞到了在街边的小乞丐,通过他身上露出的胎记,张译认出是自己的孩子,因此产生恍惚(人之常情),从而被敌人打伤被捕。在被严刑拷打,侥幸越狱后,遇到接应的内部同志,交接完所有工作事宜之后,向组织提出自己的私人要求,希望组织能够寻找和解救自己的孩子。
这样处理剧情,是不是明显要好于电影中的处理方法?
另外,还有剧情主线有硬伤,一些小逻辑方面也有问题。比如刘浩存在火车站开枪杀人,怎么就没被发现还让她跑了?再比如结尾部分,朱亚文和秦海璐分头逃跑,怎么全去追朱亚文,不追秦海璐了?
我突然觉得,这部电影搞不好是背后资本特意为刘浩存打造的一部电影也说不定。请来国师和一群戏骨,衬托一下刘浩存。
细思恐极了。
不过,五一档的电影也没有什么亮点,这部《悬崖之上》虽然硬伤明显,但是好歹算是及格的电影,票房竟然还不如隔壁《你的婚礼》这种烂片,我也感觉到很迷。看来时代果然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