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长尾效应?谁发明了长尾效应?长尾效应,英文名称Long Tail Effect。“头”(head)和“尾”(tail)是两个统计学名词。正态曲线中间的突起部分叫“头”;两边相对平缓的部分叫“尾”。从人们需求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的需求会集中在头部,而这部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流行,而分布在尾部的需求是个性化的,零散的小量的需求。而这部分差异化的、少量的需求会在需求曲线上面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而所谓长尾效应就在于它的数量上,将所有非流行的市场累加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比流行市场还大的市场。

image.png

  在互联网领域,长尾效应尤为显著。长尾这一术语也在统计学中被使用,通常应用在财产的分布和词汇。

  长尾效应,最初由《连线》的总编辑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于2004年发表于自家的杂志中,用来描述诸如亚马逊公司、Netflix和Real.com/Rhapsody之类的网站之商业和经济模式。指那些原来不受到重视的销量小但种类多的产品或服务由于总量巨大,累积起来的总收益超过主流产品的现象。

  近几年来,中国的电子商务行业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媒体领域。现在的销售场所完全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一个实体店再大也不能容下所有的书。

  书店网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库,能够提供的书籍可以根据需要扩大到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这就是网络销售的优势,利用长尾理论,完全可以在网上满足这类有特定需求的消费者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228226241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