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而不往非礼也出自哪里?礼记的简介。 “来而不往,非礼也”的意思是:是别人对自己作出某种行动,己方却没有回应,这是不合礼数的。“来而不往,非礼也”出自《礼记·曲礼上》中的“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句话主要是教导人们要“以礼还礼”,不得怠慢他人。
《礼记》的简介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儒家经典书籍。《礼记》全书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美学思想等,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礼记》原本四十六篇,始于《曲礼》,终于《丧服四制》。《礼记》按照所述内容可分为四类:1、记礼节条文,补他书所不备;2、阐述周礼的意义;3、解释《仪礼》之专篇;4、专记某项制度。
版权及免责声明: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228226241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