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是什么时候?法国大革命发生的背景是什么?法国大革命(法语:La Révolution Française,英语:The French Revolution)又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指1789年7月14日至1794年7月27日在法国爆发的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波旁王朝及其统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
一、法国大革命发生的背景
18世纪时,法国全社会都在经历通货膨胀,民众穷困潦倒、怨声载道,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化解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迫在眉睫。雪上加霜的是,罗马教廷还在这个时候增收税款,把民众逼到了绝境。1788年又逢旱灾,大量土地颗粒无收,民众患病的、病死的数不胜数,民众对国王的不满达到了极限。
同时,启蒙运动也是法国大革命的催生剂。在康德、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启蒙思想影响下,欧洲各国萌生了一大批哲学家,比如:卢梭、狄德罗、孔多塞等。这些人崇尚平等、向往自由,致力于宣传新思想、新观念,以实现解放民众意识的愿景。
当时最具有革命性的就是资产阶级,他们的手上拥有大量工场和资本,在政治上却只能任人鱼肉。在生活所迫之下,他们纷纷拿起武器,追求自己的生存权利。于1789年7月13日这天,攻陷了巴黎的巴士底狱,正式打响了法国大革命。
二、法国大革命带来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对世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为一次政治革命,法国大革命势头异常凶猛,显示出了人民群众无法抗拒的伟大力量。在万千民众的共同努力下,法国大革命彻底结束了法国多年以来的封建君主专制,使很多其他欧洲人民深受感染。同时,法国大革命还催生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包括《红与黑》、《悲惨世界》、《双城记》等。这些作品的成就至今仍无法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