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狗盗说的是谁?为何秦昭王一定要处死孟尝君?鸡鸣狗盗的主人公是孟尝君。战国时期的孟尝君的一个门客,他学鸡狗叫能以假乱真。有一次秦国人想扣留孟尝君,孟尝君他们察觉了就逃出咸阳,到了函谷关,天还没有亮城门关闭。但是被他手下的一个食客学鸡叫,使得附近所有的鸡都叫起来,城门吏误以为是鸡鸣天亮了,所以提前开了城门,这样孟尝君他们骗开城门,逃出了秦国。
一、为何秦昭王一定要处死孟尝君
虽然秦昭王想要把孟尝君发展成为自己的相国,但是当时很多大臣却发表了不同的言论。大臣们一致认为孟尝君的领地以及家人全部都在齐国,就算将孟尝君发展成为丞相,那么孟尝君也有可能人在秦国却心系齐国,最终孟尝君可能反叛秦国,甚至帮助齐国一起攻打秦国。秦昭王听信了大臣们的意见,但又不能让孟尝君这样一位有才能的人再次回到齐国,所以就选择杀人灭口。
二、孟尝君和鸡鸣狗盗的传奇故事
孟尝君通过小道消息知晓秦昭王要将自己在暗地里处死。当时孟尝君和自己的随从想尽了一切办法,要逃离秦昭王的魔爪。孟尝君知晓秦昭王有一个非常宠爱的妃子,在正常情况下,秦昭王都会听从妃子的言论。于是孟尝君就萌生出了想要买通妃子的想法,妃子自然是一个非常爱美的人,对于国家大事也漠不关心。妃子只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一匹狐白裘,所以孟尝君的随从就披着狗皮,通过钻狗洞的形式给妃子偷来了狐白裘。
孟尝君最终得以免除一死。但是孟尝君依旧认为秦国并不是久留之地,于是想要和自己的随从连夜逃离秦国。但是秦国的边疆哨兵有一个习惯,就是等到天亮鸡鸣的时候才会打开关门,孟尝君和自己的随从趁着天黑模仿鸡鸣,哨兵们根据鸡鸣山照常打开了关门,孟尝军和随从才得以逃走,等到秦王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