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山椒鸟的外形特征。长尾山椒鸟的生活习性。长尾山椒鸟Pericrocotus ethologus,小型鸟类,体长17~20cm。雄鸟头和上背亮黑色,下背至尾上覆羽以及自胸起的整个下体赤红色。两翅和尾黑色,翅上具红色翼斑,第一枚初级飞羽外缘粉红色,内侧2~4枚飞羽具红色羽缘。尾具红色端斑,最外侧一对尾羽几全为红色。雌鸟前额黄色,头顶至后颈暗褐灰色,背灰橄榄绿或灰黄绿色,腰和尾上覆羽鲜绿黄色。两翅和尾同雄鸟。但其上的红色被黄色替代。颊、耳羽灰色,颏灰白或黄白色,其余下体黄色。虹膜暗褐色,嘴、脚黑色。主要以昆虫为食。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海拔1000m~2500m的森林中乔木树上,也在山边树上营巢。
长尾山椒鸟的外形特征
长尾山椒鸟和短嘴山椒鸟几乎可以说是“孪生兄弟”,它们都拥有着极为鲜亮的腹部羽毛,大多为鲜红色和明黄色两种,而背部、翅膀以及脑袋、鸟喙等部分则全部为黑色,并且翅膀的末端也长有非常靓丽的红黄色斑纹,唯一的不同就是长尾山椒鸟的体型略大,并且翅膀外侧和内侧都有斑点来判断。
长尾山椒鸟的生活习性
长尾山椒鸟平时最喜欢在山林中栖息,尤其喜欢稀疏的乔木树林,而冬季的时候则最爱平原或者山地上的稀疏树林,平时基本上就是三五成群的在空中盘旋飞舞,时不时的鸣叫两声,偶尔也会单独行动,除了在树上觅食昆虫和果实之外,它还会偶尔来到低矮的灌木或者土壤上翻找其中的昆虫,最爱吃金龟子、甲虫以及凤蝶幼虫等。
长尾山椒鸟的鸣叫声非常的甜美,有些类似笛子的声音,第二声普遍比第一声低沉,它喙在春季的时候进行迁徙,如果是国内的长尾山椒鸟大部分都是在四川北部地区繁殖,等到9-10月份的时候再进行南迁越冬,所以也被认为是夏候鸟的一种。
长尾山椒鸟的种群现状
长尾山椒鸟基本上都集中分布于中南半岛和东南亚地区境内,尤其是在中国的西藏、海南以及东南沿海分布最多,目前并没有出现濒危的状态,活动范围可达2万平方公里,栖息地大多质量较好,所以种群数量也没有明显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