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真实存在吗?原型是谁的?武大郎是宋朝人,传说是梁山好汉武松之兄,虽出身贫寒,但聪颖过人,崇文尚武,中年即考中进士,出任山东阳谷县县令。历史上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公元1424年)的阳谷县县令武植,并不可能是洪武三年就病逝的施耐庵所写的武大郎的原型。

image.png

  武大郎是什么朝代的人

  武大郎是宋代的人,他是武松的哥哥,武松是《水浒传》108好汉之一,在书中皇帝是宋徽宗(北宋第八位皇帝)。关于武大郎这个人,历来有两种说法,一是《水浒传》虚构人物;二是宋朝武植,他是武大郎的原型,山东清河县武家那村人,曾任山东县令。

  1、虚构人物

  武大郎是施耐庵根据元朝无名氏的《大宋宣和遗事》,以及元朝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中描写的行者武松和武松打虎的故事进行衍生编撰出的新人物,他从小父母双亡,含辛茹苦将兄弟武松抚养成人,以卖炊饼为业,娶妻潘氏金莲。作为虚构人物,武大郎是宋朝人。

  2、历史原型

  武大郎的历史原型是武植,为宋朝时期山东清河县武家那村人,他虽出身贫寒,但聪颖过人,崇文尚武,中年即考中进士,曾出任山东阳谷县县令。而潘金莲乃知州家的千金,住在距武家那村1.5公里处的黄金庄。史载,武、潘二人和睦恩爱,育有四子,所以历史上真正武、潘是一对被冤枉的人。

  二、历史上武大郎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的武大郎名叫武植,他小时候虽然出身贫苦,但从未“卖炊饼为生”,至于影视剧形象,其实是谣言所致。原来,武植早年贫苦,曾接受过好友黄堂的资助。等到武植做官后,黄堂家去投奔,后因小事对武植新生怨念,开始四处编造武植的谣言,并张贴传单捏造武潘二人的“丑事”。

  无独有偶,当地恶少西门庆知道后,更是添油加醋,污蔑武潘。此事传开后,被施耐庵写进了小说《水浒传》,从此流传天下,武大郎和潘金莲几乎成了丑陋和淫荡的代名词。但参观完河北清河县的武植古墓祠,大家就会发现历史上真正武、潘实际上并非如此,他们是一对被冤枉的好人。

版权及免责声明: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228226241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