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顺序表?二十四节气的含义是什么?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image.png

  二十四节气顺序表口诀

  1、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是古代农耕生活的产物,是对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的生活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简介

  1、春分:一年春季的开始,也是春季的第一天。

  2、雨水:我国多数地区开始停止降雪,开始下雨并且降雨量开始逐渐增加。

  3、惊蛰:开始打雷,地下的冬眠的生物开始出土活动。

  4、春分:太阳由南回归线移动到赤道的上方,是春季中间的一天。

  5、清明:气候温暖,春光明媚,万物欣欣向荣。

  6、谷雨:雨水增加,适合谷物生长。

  7、立夏:夏季的开始,气温逐渐增高,是夏季的第一天。

  8、小满:麦子谷物开始成熟,逐渐饱满。

  9、芒种:小麦、大麦等作物的成熟,开始收割后播种谷物。

  10、夏至:夏天的中间一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黑夜最短。

  11、小暑:暑气上升,但是不是最热的季节。

  12、大暑:暑气最大,是一年当中最热的节气。

  13、立秋:秋季的开始,天气开始凉爽,秋天的第一天。

  14、处暑:代表的夏天的结束。

  15、白露:气温降低,天气开始转凉,形成白色的露水。

  16、秋分:太阳有北回归线移动到赤道上方,赤道附近昼夜同长,是秋季的中间的一天。

  17、寒露:寒是露之气,这个时候就要结冰了。

  18、霜降:地面的水汽遇见寒冷的天气结成冰,降落在地面上。

  19、立冬:冬季的开始,天气开始寒冬,冬天的第一天。

  20、小雪: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雪量小而不多。

  21、大雪:气温逐渐下降,降雪量开始增大,地面出现积雪。

  22、冬至: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它是冬季中间的一天。

  23、小寒:寒冷的冬天来临,但还未达到最冷的时候。

  24、大寒: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在九九寒天的第三九,所以有冷在三九之说法。

  一九二九三九顺口溜儿歌

  老一辈的人们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技术的,所以很多时候会流传下来一些民歌民谣,这样的诗歌在很多时候对应的是一个阶段。读起来也是比较容易记忆的,在冬至过后就有一个数九歌,清楚的纪录每九天的一个天气的变化,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九二九三九顺口溜儿歌。

版权及免责声明: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228226241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